【書摘】船到荷蘭自然直!樂天卻務實,慢活更快活,地表最高民族的幸福人生秘方

Sherry Yeh
19 min readJan 30, 2024

註: 筆者轉戰電子書,電子書頁數會隨著字體大小而有所調整,故此書摘並不包含頁數。該作者任恩儀曾在美國生活過,故書中除了對照荷蘭和台灣外,也不乏對照美國的狀況。此外,該作者在荷蘭懷孕生產,對生產和產後照護以及托嬰多有著墨,書摘並未收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購書支持該作者。這本書充分展現了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認識,筆者也欣賞該作者對於自有文化不卑不亢的態度,更多次點出文化和種族議題的困境。

在這本書中,住在船屋的荷蘭朋友這樣說:「不要害怕做出選擇,新的狀態會創造機會,帶來新的嗜好。生活在船上,生活在水上帶來快樂,新的友誼、自由和平衡。」
Source: Pixabay

真名叫做尼德蘭(The Netherlands)。而慣用簡稱的荷蘭(Holland),其實只包括兩個省分:阿姆斯特丹所在的「北荷蘭」(North Holland),和鹿特丹與海牙所在的「南荷蘭」(South Holland)。

Source: Pixabay

建築特色

狹長型的房屋設計,據說是因為十七到十八世紀時的稅收,是根據房屋或建築物佔用的人行道空間,也就是依寬度徵稅。為了避開高額稅款,建築物往往被建造得窄而深。另一個荷蘭屋子的特色,就是為了節省空間所發展出來的陡峭樓梯。不僅陡峭,樓梯面的寬度通常也窄。

荷蘭的房子特別是一樓,面向人行道的這面,通常會有整片的大窗戶,傳統上據說大窗戶甚至是不裝窗簾的。

荷蘭傳統上深受喀爾文主義(Calvinism)的影響,現代荷蘭人雖然多數可能會說自己是無神論者,但是喀爾文主義的內涵:「勤奮的工作、紀律和節儉」。喀爾文主義認為既然外在表現簡樸,內在也應該要如此,所以大片窗戶可以讓鄰人一望就知道自己的居家布置並不奢華,顯示出誠實的態度。另一種說法是荷蘭人重視社區和社會凝聚力,如果裝上窗簾,好像就是遮掩或不想與人互動。

荷蘭的分帳 App Tikkie
Source: Pixabay

儲蓄 & 惜物

荷蘭文化雖然鼓勵簡樸生活,但對於儲蓄並不太鼓勵,存太多現金在銀行,不僅利率低,還得被收管理費,超高現金存款的個人或商家,近年有些荷蘭銀行甚至開始使用負利率。

根據荷蘭這幾年所做的統計,荷蘭人的平均存款並不算高,二○一九年荷蘭人平均可支配銀行存款才2.2萬歐元,在歐元區是偏低的。

荷蘭人並不鼓勵大家借錢來花。

但是不喜歡購買精品的荷蘭人,卻很願意將金錢投入居家布置

荷蘭人傳統上就以惜物出名,喜歡二手或復古物品的朋友,也可以在荷蘭找到自己喜歡的市集。有部落客專門整理推薦,包括阿姆斯特丹融入在地生活市集「Amsterdam Blend」、卡普復古市集「De Kaapse Vintagemarkt Rotterdam」、復古市集「Atelier Vintage Market」,都是出了名好逛好吃好玩的短期季節性市集。居住地台夫特四月到十月,每週六都有的台夫特古董市集「Delft Antique Market」,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Source: Pixabay

稅率和薪資

荷蘭,是屬於高稅率的福利國家,稅制和台灣一樣是累進稅率,但稅率相對高,以二○一九年統計,年收入的部分實際算起來要繳給政府最少都是三七%。

二○一八年,荷蘭人年主要所得的中位數大約是三萬四千一百歐元,歐元近年貶值,大約等同於台幣一百一十九萬年薪。

年薪十萬歐元和三萬四千一百歐,雖然稅前看起來相差約三倍,但因為高稅率的威力,前者實際每個月稅後收入是四千九百零二元,後者是二千兩百六十歐,稅後的差距就減為兩倍左右。

整體說來,荷蘭的薪資比鄰國略低,這也有歷史原因的。二戰後,荷蘭在邁向社會福利國家的歷程中,福利和稅收制度不同步的調整,產生落差。同時加上荷蘭一度相當仰賴天然氣出口,靠出口天然氣和舉債來增加財政收入,一九七○年代開始,財政問題開始出現。而一九七三年世界經歷第一次石油危機,荷蘭國內請領失業補助者增加,又衝擊到社會福利系統,整個問題被稱為「荷蘭病」。於是為了解決荷蘭病,荷蘭政府在一九八二年,和工會協商後,祭出抑制工資上漲和減少工時的策略,創造了更多就業,成效良好,幫助荷蘭經濟重回軌道上,甚至創造了荷蘭奇蹟,然而也就這樣,把整個薪資水平稍微拉低了一些。

Source: Pixabay

鹿特丹一九六二到二○○四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直到後來才被新加坡和上海追趕過去;二○一七年,年度貨運量仍然位居世界前十大,同時也是歐洲第一大港。

排水性佳的沙質土壤,也非常適合鬱金香的生長。

「Gezellig」據說是最能代表荷蘭文化的單字,輸入Google 翻譯,得到的答案是Cozy──舒適。但這個單字的文化意涵太特別,要理解它,絕對不能只是字面上的翻譯而已。

Source: Pixabay

教育

荷蘭是世界上義務教育最長的國家,四歲就可以選擇入小學,正式入學為五歲,年限共十三年。

不是學區制,學生可以不受居住地限制,自由選擇學校。

很可惜的是,有時候學校裡是否有比較多的摩洛哥人,也被家長拿來當作為判定標準。

我認為荷蘭學生習以為常,而國際學生得學習調適接受的「低分現象」 — — 在荷蘭有一句俗諺「Doe normaal」,英文為「Be normal」;或者說「Doe maar gewoon, dan doe je al gekgenoeg」,英文指「Be ordinary and you will be crazy enough」──這句話的中文意思就是只要表現中等,就夠好夠瘋狂了。被本校廣義的拿來向國際學生解釋、寬慰他們第一次的6分心情。

而收入和幸福感雖然是有相關聯性的,但是多個研究都支持,收入超過七萬五千美金(約六萬五千歐元,二百二十萬台幣),幸福感就不再增加了,也就是賺得更多,幸福感並不會繼續增強。

在荷蘭,公立學校是免費,私立國際學校學費大概是二萬五千歐元一年,教育費用相當可觀。然而,荷蘭政府因為有大量的國際人士來這裡工作,所以也在公立教育系統中設立國際學校,學生學習以英語為主,但也學習荷蘭語,然後必須是有「需要」,例如像我們這樣的國際移居家庭,或者是將來要外派或外派剛回來的荷蘭家庭,才可以申請入學。這種國際學校,整體學費便宜很多,一年大約五千歐,財務壓力大大減輕,最後決定就讀也比較不掙扎。

身心障礙者友善環境

荷蘭採融合教育,就是鼓勵有障礙和沒障礙的小朋友一起在普通學校就讀。

我最感到差異的明顯感受,是在社區裡可以看到比較多成年的身心障礙朋友,轉角處也常常有不同服務內容的安養或日間托育機構。

「Zinderin」是荷蘭身心障礙支持團體「Middin」的一員,它的理念是支持障礙者的社會參與。台夫特的「Zinderin」商店,後半部是庇護工廠,前半部就是商店。所謂的庇護工廠,是指經過設計提供精神或身體殘疾的成年人支持性就業的地方。

「Happy Tosti」是一個提供障礙者友善工作環境的社會計畫,也就是庇護餐廳,合作對象是自閉症、邊緣性人格、肢體障礙,以及聽力或視覺障礙的成年人。

Source: Pixabay

慢活哲學

上荷蘭市政廳認證一份文件,得先預約,還要看運氣,預約三到七天以後的時間都算幸運

這幾年,荷蘭又流行另一種什麼都不做的減壓哲學,稱之為「Niksen」,不僅在荷蘭逐漸風行,也慢慢被其他各國注意到,《Time》、《Vogue》、《The Guardian》都有專文介紹探討。

人際關係

荷蘭被形容為柱狀文化,不同群體間,一群一群分得很清楚。這些從小到大共同成長的荷蘭人,很容易就是保持連絡的朋友。成年以後,人際關係由此為基礎展開,例如哥兒們的女伴們,慢慢就形成姊妹會,衍伸出獨立的群組也很常見。但同時,不僅不同群間交流的不多,對於我們這樣的外來者,也相對更難打進這個群體。簡單說,假設有幸也被邀請去參加荷蘭人的生日派對,但派對上的人如果彼此都非常認識,聊的話題是有接續性的,那麼外來者,可能很難建立關係。年度的固定敘舊活動,也不太可能邀請新朋友加入。

如果要去拜訪荷蘭人最好事先約定好,不要遲到,但也不要太早到。拜訪時很常見的禮物是一束花,購買花卉在荷蘭非常平價實惠,挑選的小祕訣是不要挑盛開的花朵作為伴手禮,因為通常盛開的花朵會是打折的即期品,主人家可以欣賞美麗花卉的期限也會變短。

生活環境

荷蘭運河多,靜置的池塘也不少,又因為是低地國,夏天到了,蒼蠅和蚊子很多。一般屋子沒有紗窗,雖然不到蒼蠅滿屋,但綠頭蒼蠅確實惱人。但這不算什麼,陰冷多風的荷蘭爛天氣,才真正讓人心情不好。旅遊旺季的晚春和夏天,可說是荷蘭唯一好天氣的時節,更多時候淒風苦雨才是常態。

荷蘭火車常常誤點不準時,也常常臨時取消班次,遇到這種狀況,廣播只有荷語。

荷蘭這幾年房價漲幅大,租金更是水漲船高。出租者是有權利設定租賃條件和看薪資單的,例如我現在承租的房子,講明了不租給學生,然後要求家戶的稅前薪資必須至少是房租的三倍,這點是很常見的一種要求。可是有些外來的國際家庭,初來乍到,可能夫妻其中一方還在找工作,薪資條件不一定馬上符合,但家裡又需要空間,這時即便有存款,很多時候也不符合業主要求的承租資格,找房的歷程倍感辛苦。

Source: Pixabay

移民文化

從美國來到荷蘭,最後落腳荷蘭並鑽研自身蘇利南血統與荷蘭文化的知名倡議者珍妮佛(Jennifer Tosch)說,二○一二年她剛來到荷蘭時,曾經震驚於荷蘭人的種族色盲。畢竟殖民歷史並非潔白,那裡面有著各樣有色人種的故事。然而她發現在荷蘭大學課堂談到殖民歷史,居然只談印尼人,居然只談偉大的商業貿易行為,震驚之餘,也促使她決心在阿姆斯特丹創立黑色遺產之旅,帶領大家去探究殖民歷史中黑人在阿姆斯特丹相關的部分,也出書介紹在荷蘭一百個和奴隸制度相關的景點。

蘇利南是位於南美洲北部最小的一個國家,以荷蘭語為官方語言。這個地區,一六六七至一九七五年間為荷蘭殖民地(當時稱為荷屬蓋納亞),透過掌握這裡,當時的荷蘭壟斷了世界主要的蘭姆酒生產,並引進大量的黑奴到當地做為勞動人口。加上蘇利南人本來就說荷蘭語,多數蘇利南早期移民也都一直擁有荷蘭護照,即使是晚近的移民,多數也都已經取得荷蘭國籍,可以說是荷蘭移民群體中融入最好的。

荷蘭又自荷屬東印度群島,也就是今天的印尼,引進了勞工到蘇利南從事勞動工作,所以印尼飲食文化也進到了蘇利南。

荷蘭語對所謂的新移民有特別的稱呼:「allochtonen」,但這個單字並不限指稱第一代移民,最廣義的說法會把不是傳統荷蘭白人的後代都算在裡面。

荷蘭人對於不同族群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荷蘭社會也承認他們對土耳其或摩洛哥裔的人是有存在歧視的。擁有摩洛哥姓氏者甚至在求職時,特別困難。

種族議題 — — 黑彼得

在二○一七年開始陸續禁止黑彼得裝扮的角色參加年度遊行。雖然口語上有人還是會說黑彼得,但每年遊行的黑彼得慢慢由煙囪彼得取代,不再由白人全臉塗黑,戴著大耳環,來代表黑人,相反地就是白人的臉,只簡單以灰塵點綴,象徵在發送禮物過程當中沾到了煤灰。

身分認同 — — 跨文化小孩

「最大的議題就是自我認同。關於,我是什麼人,我是哪裡人的大哉問?地球公民的理念講起來簡單,真的實踐起來還是很困難。當父母親一方是在地文化時,難免會有強勢和弱勢文化的差別。

荷蘭的摩洛哥移民就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實例。居留後,第一代移民的父母繼續拚經濟,小孩就交給阿公阿嬤帶,家裡關起門來,裝小耳朵看摩洛哥的電視,往來都是摩洛哥社群,和荷蘭文化接觸很少,第二代移民荷語居然講得更不好,對荷蘭的認同也很低。荷蘭的記者二○○八年還做過阿姆斯特丹摩洛哥社區的實例調查,那時所謂的第二代都已經差不多是中年人了,發現這些人因為教育程度不高,社會地位低落,經濟相對弱勢,有些甚至對於荷蘭社會是懷抱著敵意,這些對整個摩洛哥社群和荷蘭社會的關係是產生負向的影響。

當然,拉回來說,把討論過分聚焦於移民者是否「足夠融入」或「足夠同化」到移民國的文化中,把問題簡化成認不認同,是壓縮也是失去討論文化差異的空間。在經歷了這麼多後,面對不同文化和文化間的差異,我始終覺得很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與它們共存,不只是簡單地去說喜不喜歡,而是能夠反思,然後找到自己可以鍊接這個文化的點。接納和融入,是雙向的努力。

紅燈區和性工作者

Source: Pixabay

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知名的櫥窗妓院性工作者必須年滿二十一歲,年滿十八歲的性工作者則只能擔任呼叫的伴遊小姐,不能租用櫥窗。

歷史追朔到十五世紀,水手上岸後,需要解決生理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給,這就形成了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最初雛形。

自二○二○年起,阿姆斯特丹已全面禁止私人導賞團及旅行團參觀紅燈區,理由除了應該尊重性工作者,副市長出面時也說,觀賞性工作者作為觀光吸引手段已經過時了。

提供給性工作進修的工作坊還是不少,包括怎樣處理稅務等比較一般的知識,到如何應付奧客和工作技巧等行業潛規則。近年,也有各種如何從事線上虛擬性愛的工作坊。

目前在荷蘭從事合法性工作的,本地人的比例約只有三分之一,長期以來,高比例的是多明尼加和哥倫比亞的移民性工作者,晚近又加入鄰近較為貧窮的國家,包括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性工作雖然合法化,但國際組織還是常常在各地查獲與荷蘭性工作產業有關連的人口販運問題。換言之,固然在荷蘭的性工作者受到合法保障,但每個人的自主意願並無法完全肯定。

荷蘭有個「Spot 46」正是專門提供性工作者稅務諮詢服務的單位。

大麻

大家都說荷蘭大麻合法,這是不對的,荷蘭對於大麻的相關規範是「非法的,但不應受到懲罰」,換言之,其實也和對待性工作者的態度相似,比較是容忍而非倡議。對少量持有,視而不見,持有過多的大麻,則是非法。

原則上,一般人也不被允許在家裡自種大麻販賣。

在荷蘭,大麻店稱之為「coffeeshop」,「café」才是指咖啡店。

腳踏車 (被偷的日常)

Source: Pixabay

荷蘭腳踏車真的是太容易被偷了!而因應腳踏車容易被偷和損壞,在荷蘭還可以買到腳踏車族專用的保險。有人開玩笑在阿姆斯特丹的路上,對著腳踏車車潮,大喊「還我車來」,馬上就會有十幾個人棄腳踏車逃逸。

超過九點後,夜晚開車或騎車一定要非常小心,因為好多醉醺醺的腳踏車騎士可能會自己撞上來,或者忘記要開燈。

我自己的經驗是像阿姆斯特丹或大城市繁忙區域,荷蘭人騎腳踏車的兇猛程度,大概跟台灣騎摩托車很像。

閱讀習慣

荷蘭人自己讀書,也喜歡送人書作為禮物。我不僅好幾次收到書籍作為禮物,每年放暑假前,大學中心的主任也都會選一本書作為暑假閱讀送給同仁。因為不諳荷語,所以主任都很貼心的為我另外選購英文書籍,第一年我得到的書籍是《The penguin book of Dutch short stories》。老闆送書給我的時候,特別強調這本書很適合了解荷蘭文化。這本選集有二十、二十一世紀,三十六篇不同作者創作,從荷語翻譯成英語的短篇小說文章,透過不同角度,這本書希望用荷蘭作者的文字,將荷蘭文化的蘊涵介紹給其他國家。對於荷蘭文化有興趣的朋友,也許會從閱讀此書中找到不同的觀點和樂趣。

Source: Pixabay

看醫生

荷蘭的轉診制度很明確,除非特殊醫療疾病需求已經登錄有案,不然不論什麼症狀,一律從社區診所家醫看起,病人不能直接往醫院衝。有不舒服第一件事情是打電話去家醫

就算病人堅持要看診,多半也會安排到好幾天之後。唯一例外應該是年幼的孩子,如果家長堅持,通常當天就可看診。

荷蘭家醫最常給的一句建議,就是服用藥局就可以買到的非處方簽百服寧「泰勒諾」這類的止痛藥。

朋友的孩子,全時制托嬰,有某個禮拜反覆發燒,她或先生得常常提早從公司離開去接小孩,看了好幾次家醫,才終於檢查出是中耳炎,得服用抗生素。他們覺得很生氣,因為前期家醫就一直認為是這對爸媽大驚小怪,不要天天來看,一度還想請他們燒三天再來。

另外也有朋友,小孩不太舒服,想掛家醫卻一直被櫃台要求再觀察看看,直到最後送急診時,急診的小兒科醫師才對她說,這早就該看醫師了,怎麼拖到這個時候才來,導致她非常自責。

在荷蘭看診,一定要先想好怎麼描述自己的症狀,愈精準愈好。不要廣泛的說頭痛、流鼻水,最好還可以告訴醫師什麼時候開始痛,痛了多久,有沒有轉移,有沒有怎麼會比較痛。然後,醫師可能會建議相關的檢測,病人也可以提出建議。不過這裡的醫師,恐怕對於病人一見面就指定要求什麼檢測,會相對的沒有耐心,這之間的分寸要拿捏好。

荷蘭的醫療觀,最簡化的說法就是崇尚自然,認為多數的輕症疾病,即使得到了,身體也會自然抵抗痊癒。同時也不那麼強調預防性,例如施打流感疫苗在荷蘭並不普遍。

荷蘭也不施打水痘疫苗,每個孩子大約在二~三歲間就會被自然傳染而發水痘,於是春夏時期,好多小孩子的臉上就一點一點的,個個都很像行走的草間彌生。而水痘止癢,也不建議擦藥膏,會建議用老奶奶的祕方──燕麥泡澡,一切都天生天養很天然。

當然在荷蘭,如果真的生病或有需要,是可以得到相當不錯的治療,且費用相對負擔得起。我的小孩曾經因為食物過敏,得馬上衝急診室,還因為年幼為了慎重起見而留院一天,在美國這絕對會是一筆不小的帳單,但在荷蘭,自付額是零。整體來說,多數的外籍人士對於這裡的醫療還是有肯定的地方。

Source: Pixabay

職場 & 工作

荷蘭職場講求關係嗎?當然,不僅內部推薦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朋友的工作,也是透過什麼親戚或哪個同學介紹而來的。我剛來荷蘭時,有想過先做志工累積一點文化經驗。後來才發現,幾位能找到機會做過志工的朋友都是親戚介紹才有機會的。

些人的簽證允許從較低薪的實習職位開始,先透過關係進到公司,再因為表現不錯,直接被邀請面試的也有很多。

台灣的兼職通常指稱那種時薪制,沒有福利,甚至每個月不一定保障可以幾小時的工作。但在荷蘭,兩天以上的兼職,就算是正式的合約員工,福利與薪資只是按比例打折,工作地位也不亞於全職員工。

兼職文化也讓更多人能留在職場上,一個工作拆成兩半,就可以有兩個人都有機會勞動參與,更精準地計算每個任務所需的工作時數,分配給不同專長的人,也很符合公司的效益。

很多荷蘭女性即使原來是全職,生育後也可能是家裡優先轉兼職的那位。根據官方統計,荷蘭大約只有三成的女性是全職,其中約有一半是自由業,同時卻有七成的男性是全職。

大部分的管理職不管是公司還是雇員自己的決定,有八五%是全職工作,甚至工時超過四十小時大有人在。所以簡單說,想擔任管理者要有持續性全職工作的準備,那麼當社會普遍性認為女性生育後就會比較回歸家庭,則會影響職涯發展。

收入高或者擔任高職位的族群,也較難逃加班的命運。

根據規定,荷蘭全職工作者最少要有二十天的有薪休假,約四週。不僅多數公司都給的比法定最低休假多,有些工會組織非常有能力,甚至可以幫工會會員爭取到近四十天的有薪休假。荷蘭職場的普遍概念是,適當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員工放假後,精神飽滿,元氣十足的回到工作岡位,才能有更好的點子和表現。所以請假是必須的,度假是應該的。

在薪資設計上,荷蘭一般是談年薪,公家單位則依職等和經驗,月薪再換算成年薪。簡單說,受雇的工作者每年五月份可以得到年薪八%的休假補助,這筆補助的原始概念就是鼓勵員工,此刻趕快好好休假,享受難得歐洲夏天美景。所以每年最多人休假的時間就是六到八月。

沒有休完的假期,有些單位允許轉換為獎金,只是一旦轉換成獎金,就會被扣高額的稅,所以精打細算的荷蘭人,通常寧願選擇休假。荷蘭人還可以薪水買假期。

不論是和哪一國人打交道,問問題的信件,最後一定加上如果這不在您的業務範圍,麻煩您提供我一些建議或聯繫指引。

Source: Pixabay

創業 & 裁員

「在荷蘭,成為自僱者很簡單,只要上網登記就可以,連實體公家單位都不用去,幾個小時,就可以創立有名號的工作室。創業最多的是德國人和中國人,在各類學生創業主題中,醫療保健、語言文化和教育的新創工作相對較多,農業和自然環境比較少。

二○一四年荷蘭的創業家行動計畫,大幅度地降低非歐盟國籍創業家在荷蘭創業的門檻,所以有些國際學生,考慮到直接就業的困難,也會以設立公司的方式,來試著留在荷蘭。朋友是工業設計主修的碩士生,在學期間,就打定主意要以創業家的身分,做為留在荷蘭的機會之一,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腦力激盪,早早就開發了合適的商品,也大量參加荷蘭各種新創產業的活動,最後公司順利成立。其中有相似規劃的人,都不會錯過的就是每年四月由荷蘭政府、民間組織、學校等共同舉辦「Appril」。「Appril」強調設計、科技與商業的創新,主要聚焦在APP應用程式的研發

據荷蘭稅制,自僱者的免稅額度是一般上班族約四倍,也就是賺同樣的錢,自僱者需要繳的稅比較少。自僱者要自己規劃退休金提撥和傷殘保險。在荷蘭職場,多數雇主每年都有預算讓員工進修增進技術和知能,自僱者就得自己負擔和尋找資源。

在荷蘭公司,要辭退永久合約的員工不僅程序相對複雜,即使工作合約沒有特別規定,勞動法也規定,至少要一個月前通知。但如果是以自僱者身分受雇於不同單位,老闆卻可以隨時終止聘僱。有些工作,例如廚師、咖啡師或者店員,雖然也在店內工作,但和雇主間的關係就不一定是這種有合約的勞動契約,有時早上被通知下午離開也是有聽聞的。

荷蘭規定雇主不能僅僅因為表現不佳就解僱員工。他們必須提供正式的回饋,明確告知員工績效不佳,同時還得協助員工,分析和擬定合適的策略以幫助員工克服這些問題。

但永久合約真的就是保命符嗎?也不能這樣說。因為如果公司經營不善非得裁員,那麼即使是永久合約也難以避免這樣的結果。對於居留簽證是和工作簽證綁在一起的外籍人士,一但被裁員,除了面對失業的挫折,很快的也得面臨合法居留身分失效,必須三個月內馬上離開荷蘭的困境。

--

--